
城市環衛規劃
關鍵詞:
治理農村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一環。而村鎮垃圾處理問題,更是關系到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針對村鎮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村鎮垃圾處理模式,源頭分類收集后對生活垃圾與其他有機廢棄物采用簡易共處理技術等。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村鎮垃圾混合運收、無害化處理設施缺乏;垃圾處理模式僵化,缺乏創新型技術;一些村鎮重視不夠,監管能力滯后等。? 要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筆者認為,從長遠看,應針對村鎮垃圾建立成本低、污染少、可持續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協同技術和模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無害化和資源化相互促進的方式,提高村鎮垃圾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水平。具體說來,應落實到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明確目標定位,建立健全村鎮垃圾污染監管網絡。我國村鎮垃圾污染有其獨特性、地域性、復雜性,因此,需深入開展村鎮垃圾污染調查。在現有調查基礎上,以農業生產型垃圾、村鎮生活垃圾及城鄉轉嫁型垃圾為防治重點,開展村鎮垃圾污染狀況詳查。掌握重點村鎮企業、鄉鎮生活廢物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與城市轉移污染的分布情況及其環境風險情況。制訂詳查總體方案和技術規程,開展技術分類指導、分區監督檢查。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村鎮垃圾二次污染監測和風險評估技術體系、監控網絡體系和預警應急技術體系,初步形成村鎮垃圾污染防治的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 其次,加強垃圾收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創新型垃圾處理模式投入。面對越來越多的鄉鎮企業型污染和城鄉轉嫁型污染,以及固體原生污染的再升級,需要加強村鎮環衛、垃圾收運等環?;A設施建設,并建設一批適合村鎮、相對完善、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固體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使村鎮生活垃圾、禽畜養殖廢棄物與青貯秸稈等得到妥善處理,注重清潔化生產、資源化利用、無害化的垃圾處理技術裝備的投入與應用,保障治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 再次,構建村鎮垃圾處理長效機制,提升農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按照區域管理方式,明確各相關執法部門的職責與要務,將村鎮垃圾治理納入當地政府考核評價標準體系。同時,以“以獎促治”政策為主線,推進村鎮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機制創新。加強當地環保部門對村鎮企業的垃圾污染監管,對企業偷排、超排行為依法查處。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環境監督,提高農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
關鍵詞:
過日子就會產生生活垃圾,若垃圾“處理”能力跑不贏“產生”的速度,就會面臨“垃圾圍城”的窘境。近年來,益陽市創新生態環境治理手段,大力推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在破解“垃圾圍城”困境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原h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生活垃圾焚燒處理作為當前垃圾處理處置的主要方式,是實現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雙贏的措施,是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利抓手,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定性一環?! ±欠佩e了地方的資源。建設垃圾消納場,實行無害化填埋處理,是過去處理處置垃圾的主要方式。這種低端、粗放的處理方式,雖然解決了“垃圾圍城”的現實問題,但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造成可再生利用資源的巨大浪費?! ∧壳埃】h以上城鎮共有108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設計總庫容2.72億立方米。由于這些年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也進入快速增長期,全省垃圾處理場剩余庫容已不足60%。升級垃圾處理處置方式,既是現實所逼,更是大勢所趨。 近兩年,我省在創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上取得明顯進展,益陽、永州、長沙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不僅從根本上解除本地垃圾處理處置上的壓力,而且實現了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三方共贏。應該說,益陽、長沙等地成功的案例表明,焚燒發電處理設施建設,將是近一段時期解決我省“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問題的重要途徑,將極大地助推兩型社會建設和經濟轉型升級,是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重要抓手?! ∧壳?,全省已建成10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能力達到1.2萬噸,全省生活垃圾焚燒占比達到37%;同時,還有5個項目正在建設。到2020年,全省還將規劃建設33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總設計日處理能力將達到4.42萬噸。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垃圾填埋場庫容不足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我省“垃圾圍城”問題。 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最大的瓶頸不是資金,也不是技術,而是人們觀念上的掣肘。放眼全國,“垃圾焚燒廠該建”,但“別建在我家后院”的“鄰避效應”,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帶來阻力。然而,益陽這些年陸續建成多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整個過程做到了“零投訴、零上訪”,其成功化解“鄰避效應”的經驗,值得各地借鑒、推廣。
關鍵詞: